静 心 与 净 土
——读张伟明国画有感
毕玉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家)
我有读画的癖好,偶得一幅应心的画作,总爱置于最容易得见的地方,时时地欣赏吟味,有时夜深人静还独倚床头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文学与绘画是文艺园地的姊妹艺术,这不仅体现在两种艺术同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苦心经营,水到渠成的创作旅程,还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互为依托,相互补充的诗画关系。其实,诗即画,画即诗,画即生活,画即思想,画即人本身。绘画有着与文学共同的创作题材和社会功能,只是表现手法各异而已。因此,文学与绘画是同根同源互为依存的姊妹艺术,却又是信息量不同表现方式不同不能替代的艺术姊妹。
近读泰山画家张伟明先生《泰山》国画系列作品,在扑面而来的艺术震撼之后,渐次接受了一种磅礴与澄明,纯净与宽容,净土与静心的心灵统摄和思想俘获,这也正是张伟明先生国画作品的成功所在。言为心声,任何艺术语汇无一不是创造者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正是怀着对泰山的崇敬,对泰山的笃诚,对泰山的理解,对泰山的感悟,张伟明先生才得以用国画丹青挥洒着卓然不群的个性,心底流泉倾泻着自由奔腾的清波。他充分利用《泰山》这一伟大而又神圣、朴素而又坚实的载体,掬示着儒学这一东方思想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他用饱蘸着阳光的画笔拓展着灵魂深处的光明与圣洁,竭诚地表达着他渴望真善美,珍惜真善美,爱护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积淀着五千年的文化文明。泰山是一部大书,是一部顶天立地纵贯时空的巨著,读懂它难,读透它更难。中国历代最具影响的帝王将相来到泰山除了“大矣!”、“惑矣!”的仰天感叹便是封禅祭祀顶礼膜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登临泰山之后也只是抒发些诸如“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和“齐鲁青未了”、“一览众小山”的一般感受和表象写意。张伟明先生成长、生活在泰山怀抱,神山秀水滋养着他,泰山精神塑造着他,为了读懂泰山,他动辄带上画夹,干粮、帐篷,象孩童扑进母亲的怀抱,一头扎进深山丛林,一住就是几天,十几天。朝暾初露的紫气,雨后偶绽的佛光,云海托浮的玉盘,夕照点燃的夕晖……一齐化作他胸中最丰富的色彩,构成他创作《泰山》最饱满的元色。他看、他听、他画,他记、他思、他辨,他逐渐悟得了泰山之所以独宗五岳,除了它“东天一柱”的特殊地理位置,属木、属春、主生死,主升迁的道家学说和历代皇帝登封泰山神文化的理论指导外,更有着泰山自身所独有的势雄如坐的王者之相,拔地通天的浩然之气,威而可亲的长者之风,翼覆群山的庇佑之怀。泰山是呼吸宇宙吐纳风云的神山圣山,泰山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最具权威的代表。画出泰山易,画好泰山难!这就使我们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画传统功底深厚、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扎实、且时有油画、水粉画佳作问世的张伟明先生还要精修佛学、道学、西方哲学,还要钻研地理地貌、植物学、历史、天象、气象学、民俗文化等。正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杂猎百家”之后的“大混乱”、“大撒网”、“大杂糅”,使他走进泰山,又走出泰山,收获了一个“九九归一”的高度还原,一如张伟明先生的修行禅悟:“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