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没有通告!
中 文   繁體中文   英 文   日 文   韩 文
 

TAISHAN ARTIST OF CHINESE
泰山画家张伟明
태산화가 장 위 명           
泰山の画家の張偉明

                 

首 页|画家简介|关于画家|画家相关|新作品欣赏|泰山画专题|发表与荣誉|老版本精选|传统山水画专题|从生活中来|交流与采风|有现画可购|茶余饭后|新的&添彩|关于张伟明山水画专论|名人名家论泰山画家张伟明|网上评论张伟明山水画摘要|张伟明文稿及题画诗|创作与作品| 联系画家|友情链接|联系|中国画知识大观|ART泰山画家新浪博客| 泰山画家张伟明的搜狐博客| 我的QQ| 我的QQ相册| 我的QQ日志| 张伟明 视频| 搜索更多视频|
  泰山文化与泰山画派     3星级
泰山文化与泰山画派
----关于泰山画派研究 张伟明
[ 作者:张伟明     来源:泰山画家张伟明网站     点击数:13579     更新时间:2008-5-5     文章录入:Admin
【字体: 字体颜色

泰山,五岳独尊,雄居于华北大平原之上。

    从自然角度看泰山的美是一种雄浑、粗旷、壮阔、博大之美,

    历朝皇帝的顶礼膜拜,泰山又成了“圣山”和“国山”在中国的统治者与人民大众可以在泰山找到共鸣与和谐,于是产生了“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誉.

    在泰山申报世界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卢卡斯先生到泰山考察后,不仅对泰山的自然风光大加赞赏,更陶醉于泰山的丰厚文化遗产,卢卡斯先生下山后兴奋地为泰山题词:“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上开阔了眼界,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巨大贡献。”卢卡斯先生的这段对泰山的赞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处“双遗产”。的美名
 
    不久于1987年底的世界遗产大会,泰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美名,改写了世界遗产的分类。
 
    泰山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不仅因为泰山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因为泰山已经同黄河、长城、长江一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世界上很难有第二座山像泰山那样,几千年来深入到整个民族亿万人的心中。  

   就泰山的文化而言,历代文人在泰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名句、书法与刻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能不说是描写泰山的古诗最具代表作品之一。

   泰山现存书体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刻石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一方面,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历代书法艺术风貌及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而且珍藏了像秦朝的《李斯碑》、汉代的《张迁碑》、《衡方碑》、晋代的《孙夫人碑》,以及北齐的经石峪《金刚经》大字和唐朝的《纪泰山铭》等一大批名碑。

 “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现存最早的石刻,相传为李斯用“小篆”所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刻”,是研究中国文字演变不可多得的文字,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书同文”的具体表现。因此,石刻对后世的篆、隶、行、草、真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泰山极顶的“无字碑”更是千古绝唱,“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衡方碑”、“张迁碑”都以体丰骨状的隶属闻名,笔画端正稳重,笔意粗壮古朴,“外方内圆”、“蚕头燕尾”、“蚕不重卧、燕不双飞”开创了了隶书的规范,也是历代书法家临摹的范本。

   “经石峪摩崖刻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上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其经刻书法以隶书为主,兼有篆、行、楷、草的意态,结构宏阔自然,笔法苍劲古朴、神采飘逸洒脱,丰润雄浑。其结构之大、规模之巨,堪称“天下第一”,历来被视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宋大观圣作碑”上刻李时雍摹写宋徽宗《八行诏》,此碑书法笔法极瘦,被称之为“瘦金书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泰山刻石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从书法角度看,书体众多,风格各异,无论篆、隶,还是行、草等,不难发现书法的自古至今的发展规律,可以说泰山的刻石文化就是一部生动的书法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又不难看出铭文所记载的事件与历史考证可以相互补充与印证,而且大多与泰山历史有关,因此,泰山的刻石文化又是泰山历史的教材。泰山刻石的内涵,又可以反应出历代达官贵人的心境,更承载着泰山巍峨稳定、刚健雄厚、挺拔崇高和博大深邃的精神,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如,“五岳独尊”、“拔地通天”、“昂首天外”、“与国咸宁,体乾万物”、“从善如登”等至高境界。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此外,泰山沿途众多的摩崖石刻,或托物咏志,或题景留名,或赞泰山拔地通天之雄,或颂幽奥旖旎之秀,使自然之美融合在石刻艺术之中,石刻艺术又浑然于自然之景,成为连结游人与自然山水的纽带,充实丰富了泰山美的内涵。

《泰山雄姿》中国画 张伟明画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会问:泰山文化中的诗文,书法,刻石等,如此丰厚,那么泰山绘画是不是空白?。其实古今关于泰山的画作并非空缺

    宋 真宗在封祈泰山后,诏建天贶殿。大殿建好以后,需要画一幅壁画,便招募天下画家来为泰山神作像,但都因不合真宗之意而被杀。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画家,仿照真宗封禅泰山的情景创作了一幅壁画,真宗非常高兴,重赏了这位画家。于是,天贶殿内就有了这幅《启跸回辇图》。该图绘在大殿东、西、北三面墙壁上,自殿后门为界,东为“启跸”,西为“回辇”,画高3.30米,长62米,气势恢弘,为古代壁画之精品。

    元 王蒙(1301~1385年),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外孙。元代山水画大家。曾做过小官,后隐居于黄鹤山,自称“黄鹤山樵”,洪武初年又下山出仕,做泰安知州。与黄公望、吴镇、倪云林合称“元四家”,其山水以繁、密取胜。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具区林屋》等。
 
   相传洪武年间,王蒙任泰安知州。衙门后面有三间楼房,恰巧与泰山相对,于是每当兴致所至,王蒙便登楼图写泰山。断断续续画了三年,《泰山图》终于完成了。

   有一天,他的好友陈汝言有闲到州衙楼上与王蒙边赏《泰山图》,边品茗。那天正下着大雪,窗外漫天雪花飞舞,泰山已是银装素裹,煞是好看。王蒙突发奇想:“泰山雪景,竟如此奇绝,我这幅《泰山图》如能改成雪景岂不妙哉!”陈汝言点头称是:“好是好,不过你的画已经完成了,又如何改呢?”王蒙只是笑而不言,转身到另一间屋里。不多时,取出一张小弓,用一支饱蘸了白色的笔,轻轻敲弹弓弦,只见白粉大大小小、星星点点,自然地洒落在图上,顿觉满山雪花飞舞,且不露一丝修改的痕迹。就这样,一幅《岱宗密雪图》诞生了。二人不觉相视大笑,以为神奇。王蒙高兴之余,便把这幅画赠给了陈汝言。

   这种设色法,确实新奇,可谓创前人之未有。可见在历史上,有作为的画家作画是不拘一格

   明 文徵明《泰山图》
   《泰山图》为书画合璧,总长2.52米,总宽1.56米,其画长1.09米,宽0.68米。据有关文献记载,此画是时任吏部尚书的石氏五世祖石奉嘉靖帝之命赴山东祭祀泰山回朝后,朝中同官颂其功德辑成。

    《泰山图》,传为当时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所画,并附有杨廷和、毛澄、毛纪等人的真行隶墨宝,计有41位之多;这些人与石同朝为官,且多为朝廷一时之股肱大臣。

   《泰山图》画艺精湛,遗憾的是,没有题跋。据介绍,有关专家曾对绘画人进行过考证,确定绘画人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画家文徵明,当时文徵明作画时,耐于诸官地位显赫,故不题名。有关专家曾对《泰山图》的价值做过鉴定,认为其图是“极一时之盛”,价值连城。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在其翰墨淋漓的艺术生涯中三绘《登岱图》,

    第一幅《登岱图》是罗聘山水画中的扛鼎之作。画中山石突兀,绝谷幽深,林木苍翠,山道逶迤,房舍俨然。整幅画气势磅礴。罗聘作此画时,尚无缘一攀泰山,这幅气象万千的山水长卷只是据友人的描述再加以自己想象、渲染而成。故与其说是“登”岱之卷,不如说是作者胸中泰山之影,笔墨中的一峰一峦,一沟一壑,都倾注了画家对东岳的无限神往。

   第二幅《登岱图》时,正值罗聘的挚友朱孝纯被朝廷任命为泰安知府,主政东岳,邀其前往。这一次,罗聘披风冒雨,三次攀跻岱岩,徘徊于云峰深处,身凌绝顶之上,寻幽访胜。泰山的朝晖夕阴,晓岚夜雨,无不融入画家的莽荡心胸。他曾长啸天门,“口诵白也诗”,“倒听松风泻”;他曾访碑松林,“独立松凫中,看碑独无语”;他曾振衣待日,“夜半看日出,天海一荡漾”……然而,令人万分遗憾的是,罗聘辛辛苦苦三个月为泰山留下的《登岱图》以及诗集后来竟失传,成为泰山画史上的千古憾事!

    晚年的罗聘又一次提起摹绘泰岱的画笔。这一次,罗聘有幸重逢了篆刻巨匠邓石如,遂画了第三幅《邓石如登岱图》赠予友人。康有为《跋〈邓完白山人登岱图〉》诗:“云气苍茫日观峰,登高望海若能从。精神飞扬天地外,始识畸人亦奇松。”画中那独立于万仞之巅的老者,抒写的正是罗聘对泰山难以泯灭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怀。

“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罗聘三绘《登岱图》的真挚情感为泰山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泰山的“大”,表露在雄伟壮丽的景观上,更融入进这真挚的人文精神中。

   近现代泰山画

   现代 潘天寿《泰山图》中国画

   晚年擅指画,巨幅鸿篇,册页小品,皆风姿独具。曾任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皆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美术研究院名誉院士。著《中国绘画史》等。

    现代 钱松嵓 《泰山的顶上一棵松》、《泰岱朝辉》 中国画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杨巷人。我国著名国画家,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钱松嵓金陵四家之一,即金陵四家人们多指钱松嵓、亚明、宋文治、魏紫熙。

   当代 白雪石 《泰山长寿桥》中国画

   白雪石,传统功基深厚。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明快而具装饰美。白雪石曾多次赴黄山、泰山、漓江等地写生,获得了大量创作素材,白雪石擅画山水,无论是黄山、泰山及桂林风景,都在他笔下洋溢着灵性及活力。他巧妙地运用石线,表花及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绿水的明洁意境。

   当代 苗重安 《泰山碧霞寺》、《泰山图 立轴》中国画

    苗重安,1938年生,山西运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国画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其山水画作品多表现黄河流域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
 
    当代泰山当地山水画家 庞子东《秋之溪》、《泰山烟云》等中国画

    庞子东(1936-),男,山东肥城人。研究馆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同年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历任泰安市艺术馆馆长,泰山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等职。现任泰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会员等。 从事中国画创作,曾遍历中国名山胜迹。

   当代泰山当地山水画家 张伟明 《泰山神秀》、《泰山雄姿》、《稳如泰山》等中国画

   张伟明, 1958山东泰安市生人 笔名:乙泉,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泰山画院【政府画院】业务院长,【35岁任副研究馆员(副教授)40岁任研究馆员(教授)】近30年来致力于泰山山水画创作,其代表作有《泰山神韵》、《拔地通天》、《泰山神秀》、《雄峙天东》、《东天一柱》以及《泰山觅景系列作品》(中国画--之一、之二、之三……)曾耗时6个月为山东大厦完成巨幅山水画《泰山雄姿图》.

   当代泰山当地山水画家 王树侠《东岳泰山图卷》等中国画

   王 书 侠 艺术简历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山水画作品:两次参加全国美展,一次获奖。十六件作品在全省美展中获奖。六幅作品分别被毛主席纪念堂.鸦片战争博物馆.新加坡日升美术馆.瑞士工艺美术馆收藏。曾于广州.济南举办个展。

  另外,还有当代全国及当代泰山当地众多致力泰山画和受泰山文化影响的画家,都在不断的创作着大量的泰山画作以及受泰山文化影响的中国画作品。

  虽说泰山的绘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与灿烂而丰厚泰山诗文及书法碑刻比,实在是有些不太相当,鉴于此泰山画院在上级政府领导直接关怀下,于1997年创建了“泰山画派研究会”,力在早日促成“泰山画派”,这不仅仅是宣传泰山、宣传泰安。打泰山品牌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之和谐文化的需要。

   以往一般认为:一个画派的形成,不是短期的,是几代画家努力逐渐出现的,是社会承认的,不是自称的。但是细看历代画派的形成,并不是按一个模式。不论是依地域性,还是由于文化范围圈形成的各类画派,无非是两种形成类型;一是自然形成,二是人打造而成。前者多出现在古代,且多具有同一画种,相同画风性。后者基本仅出在近现代和当代,即便是同一地域的画家,在未形成相的画派时就有一定的画家群体和艺术纲领,其画种和绘画倾向也会因为,现代社会在全国,乃至全球性的艺术信息频繁的影响下,因而产生了极大区别。再加上近现代,社会、文化、艺术信息的传播快捷,使得现代画派的画家,即使同处一地域,也会在同一画派的旗子下,各显其色。如近现代的海上画派与京津画派。

   说到泰山画派,虽说是尚在促成期,也不应该在现代生存状态下封闭在地域性的小圈子里。而应以从泰山文化内涵及人文气质出发,进行修为,以重其大泰山之厚重、包容、豁达的精神来打造具有泰山文化内涵的泰山画派,而不是某一画种、某一画风、某一画技的泰山画派。

   泰山既然是国山,是镇山,就应彰显出国山的气魄。泰山成其高,在于泰山不让土壤,有容乃大。所以,要促成泰山画派,必须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全国,兼容并蓄。

   如若举例说明一个画派要有一个形成前期的孕载时实,那就来看一看刚刚面世的漓江画派:追究其形成原由,首先是大家的介入与铺垫。或说是某些大家借漓江如诗如画的独具魅力的山水而成其为大家的。可以说,这些大家之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李可染,他的作品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七十是取自于漓江题材;白雪石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描绘漓江的;另外还有黄独峰、黄格胜、阳太阳、宋涤等等。可以说是漓江成就了这些大家,而这些大家也成就了漓江画派。

   正因为这些漓江画派的先人之坚实的脚步,才会有今天的“漓江画派”。

   走向未来的泰山文化艺术,特别是想形成泰山艺术品牌的泰山画派之研究促进模式,还要有志者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经历一段艰苦奋斗的路途。

泰 山 画 院   副院长
泰安市美术馆  副馆长    张 伟 明
2005.01.07

《稳如泰山》中国画 张伟明画

 

  • 上一篇文章: 题【东岳旭日图】

  • 下一篇文章: 《 大 美 泰 山 》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画家张伟明新文稿《 大 美...
     《 大 美 泰 山 》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
     《中国改革报》周六 文化周...
     2010年3月11日【两会】政协...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画家张伟明新文稿《 大 美...
     《 大 美 泰 山 》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
     《中国改革报》周六 文化周...
     2010年3月11日【两会】政协...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10 泰山画家张伟明Aspo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备案: 鲁ICP备05019955号-1 泰山画家张伟明网站: http://www.mt-art.com
    技术支持:  王  伟  QQ:  6 0 6 6 5 1        张 莫 art107@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友情链接|
    联系
    联系画家张伟明 QQ:3 3 1 6 0 8 2 6   art7777@163.net  art777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