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没有通告!
中 文   繁體中文   英 文   日 文   韩 文
 

TAISHAN ARTIST OF CHINESE
泰山画家张伟明
태산화가 장 위 명           
泰山の画家の張偉明

                 

首 页|画家简介|关于画家|画家相关|新作品欣赏|泰山画专题|发表与荣誉|老版本精选|传统山水画专题|从生活中来|交流与采风|有现画可购|茶余饭后|新的&添彩|关于张伟明山水画专论|名人名家论泰山画家张伟明|网上评论张伟明山水画摘要|张伟明文稿及题画诗|创作与作品| 联系画家|友情链接|联系|中国画知识大观|ART泰山画家新浪博客| 泰山画家张伟明的搜狐博客| 我的QQ| 我的QQ相册| 我的QQ日志| 张伟明 视频| 搜索更多视频|
  以哲学的观点看张伟明的山水画    3星级
以哲学的观点看张伟明的山水画
[ 作者:华 伟     来源:泰山画家张伟明     点击数:6719     更新时间:2010-8-7     文章录入:Admin
【字体: 字体颜色
    从东方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山水画,画里画外都渗透着儒家以形而上者为纲要与形而下者为施用,俗雅共处的学说;道家宁静致远、无为大道的精神修养;佛家极富禅机的思辨的禅意;中国传统理学,以一论通百论,以一理统万理,近而达到万理归一理的理学真谛。因此,中国画画家,得真中国画艺术之道者,定需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画外修养。

 

山水画家张伟明从东方哲学的角度去逐层积累学养,筑就了结实的艺术能源塔层。为此他提高了对儒、释、道、理诸家思想价值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的认识。他从不是一个盲从的人,但他也不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和事业的道路上一程不变,一个从事艺术事业的人,往往是善于变换的。有一个时期他的确在研究中,放下画笔,潜入诸家哲学研究的围城里不出来。由于许多人了解,他曾经用百分之二百的精力痴迷纯绘画之中,无一日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操作手中的笔。当时业界有人便说了这样的话:“连张伟明这样的人都不画了,我们还不买芹菜去?”放下画笔的画家好像已不再是画家,好些人为此劝说他,不要放下画笔。但是他一意孤行,以亲身体验和潜力研究了诸家哲学之后深得其益。其间他接触了许多各教各派的方外高人。练就了他满脑地辨识,满口的论理。他从《易经》《道经》《佛经》三家开始通读了大量经论佛说。无论是儒家的儒学心学,还是道家的道教玄学,还有佛家的佛教禅、空之学,他都投入最大的精力去读其书、研其理、解其论。他用自己的真心,在儒家所倡的入仕,直面世界,积极迎对人生中悟道。在道家思想所讲究的出仕影响下,心态惑然悠游。而在佛教禅与空之学中,悟道真空不二的法门,从思维状态中彻悟了精神的大自在。他在打坐中净心,在独立思考中产生了前所没有的智慧。十余年来日积月累的投入,无形中打造了一种平常心是道的心态。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当张伟明重新拿起画笔之时,便在一种相对静态中创作了一系列的,既超凡脱俗又非常吸引观者品赏的作品。一幅山水画《静心图》,大受欢迎,有人说读到了里面的禅意,真正能让人心沉静。另一幅山水画《净土》,那幽雅情思尽在山水间表露出来,山清远,意悠然,一方净土总让人浮思连翩。

 

张伟明用与往不同的眼光与心态来看古人的画。在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以及五代荆浩、关同、董其昌、巨然,追至元明清中国历代山水画家的名品中,他感觉出了画里的学问并不单单在画面上。有的画家因怀才不遇而在深山隐居久于画道后,他们的心是平静的,尽管他们一生画作极其有限的存世,但从中也看得出,大家的画里画外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修养,有些人的哲学观也非同一般。

 

画者不可不动笔也。画笔常握虽说大有人在,然而人们常称的“一个画画的”与一个艺术家之间还有着一定距离。艺术家从来就应该是,以不凡的角度来看世界,他的思维世界里要有创造性,并时时将这个能力,用艺术眼光和手法表现出来。当有人问张伟明是怎么看待一个人是在画山还是在画画时,他那特有的一双闪烁着犀利目光的眼睛,盯着他刚创作的一幅8尺大画《秋山图》说:“我一不是画山,二不是画画。画山者是画景物形色。画画者是画笔墨、色彩之技巧。画境者是在两者的基础上,企图表现某种特定的画中意境,”《秋山图》所表现出来的画境,是在一个高度的山水感受中寻找到了有意味的景致,他用恰到好处的硬功墨笔将胸中的意志与山水景象表现在宣纸上。而宣纸特别的纸质效果,让这一人为地追求成为一幅绝美的佳作。近处的实景,悠风写尽一个动与静的互唤和潇洒。在墨色纯情而又厚悍之壮的山峦石峰之纵深处,将蒙蒙的诗意推向远处,渐远渐迷茫,在漫漫迷雾中,画面要叙述的故事直到消失在纸的上端。那淡远的山,明明的轮廓,与隐隐的山体,在无际无尽中细听流水潺响。显示了山水涧那幽雅若谷之美。

 

出神入化的中国画离不开东方哲学。中国画讲究一个“神”字,这就使得中国画家师古而不泥古,师法造化,而不能仅仅描摹自然,不可以成为自然的奴隶。这与西方绘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画中的“神”显然与西方绘画中的神与人的关系不同。西方的“神”是上帝,上帝在人心中。是造物主。世上万物均由上帝创造而来。而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是大自然万物与人的和谐。“神”是来自与人与自然和谐产生的。西方绘画中也强调画家感受自然,再现自然。而中国画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是在追求艺术上有意味的形式,以个性的表现赋予大自然以纸上生命,彰显出生命活力的哲学精神。

 

记得有一位年轻的画者,非常刻苦,他每天利用大量的时间临摹古代大家作品。他甚至把整张纸接的很长,卷着画。小伙子虽然画的多、大、而且用功,但大家看后都没有在欣赏中受到来自视觉艺术的触发,有人在下边悄悄说,看他的画怎么没“感觉”呢?但在他的勤奋感动之下,有人推荐给张伟明看看他的临画习作。张伟明认真看后只说了两个字“无神”。再问时,他便讲起临摹前人的作品首先要读懂画里的精神。在得古人笔墨画法之前要知道古人的画是与自然对话而作,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才会达到物我两忘,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画,才能够做到画中有我,我与自然为一体的出神入化之境。一位朋有看了张伟明的山水画作品之后问他:“你的画为不画人物?”他说:“有人啊。”朋友不解地问:“在那里?”他说:“你仔细找找看。你不就是人吗。人在画中游,奕在画外。”朋友恍然大悟,再次去观赏后说:“在张伟明那里不只是看画,还学到了不少学问,他的画是从中国传统哲学里走出来的。”中国绘画提倡的不是描摹自然,艺术来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在中国哲学中有着敢于颠覆式程的语言,更有着与常规相悖的理论。哲学道理以艺术的违背,风趣地在中国画中形成了融会贯通的气候,这绝不只是用占有一席之说而论的。张伟明深知中国山水画需要一个中心支撑。这个中心的支撑无疑是南齐谢赫在绘画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一说。此点出画之灵魂之出处。如果气缺韵无,画自然弱。如果在山水画中作到“气韵生动”,那样必然会呈现出其中高品位境界,因而意境生大美增。他在画外的下的功夫不比画内少。在他行走各个山川之后,仍然在大陆的南北中段着意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泰山。在这里他可以兼顾南派绘画中的文人画品位之耐人寻味,又可汲取北派山水之大气势。在杨柳青出版社出版的大开画册中,他以对大自然的真诚相和,在丈二的宣纸上创作了多幅作品。这本画册的观赏者中有人说:“真是让人吃惊。” “脍炙人口”。等等。其实这些作品让人体会的东方哲学的先哲之一老子的话:“大巧若拙”的“大不为”之寻论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识为能者,“无为而无不为”得道为智慧者。张伟明谈画,神清气灌,谈儒、释、佛、理,境远界尚,谈山水,情溢满怀。但他说,他的画不用言语来谈,一切的一切都在画中。有人叹道:“在东方哲学观的深沉中得道至深者,中国山水画家张伟明之人也。”

 

  • 上一篇文章: 看画 赏画 品画 论画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山水画中闪现的生命论与精神论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画家张伟明新文稿《 大 美...
     《 大 美 泰 山 》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
     《中国改革报》周六 文化周...
     2010年3月11日【两会】政协...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画家张伟明新文稿《 大 美...
     《 大 美 泰 山 》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
     《中国改革报》周六 文化周...
     2010年3月11日【两会】政协...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10 泰山画家张伟明Aspoo.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备案: 鲁ICP备05019955号-1 泰山画家张伟明网站: http://www.mt-art.com
    技术支持:  王  伟  QQ:  6 0 6 6 5 1        张 莫 art107@163.com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友情链接|
    联系
    联系画家张伟明 QQ:3 3 1 6 0 8 2 6   art7777@163.net  art7777@sina.com